微短剧风靡海外 "剧短意长"走向何方? - 神马不卡电影网
    • 微短剧风靡海外 "剧短意长"走向何方?

      来源:人气:307更新:2025-07-03 20:00:23

      近年来,微短剧不断出圈,还火到了海外市场。

      近期,一部《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在北美更是狂揽3500万美元票房,因其成本不到20万美元收益却超170倍,再度引发热议。剧中,女主角从婚姻背叛到继承亿万家产的“爽文”套路,让海外观众直呼“上头”。


      打开海外短剧平台,熟悉的“土味”和“玛丽苏”之感扑面而来,《亿万富豪丈夫的双面人生》、《狼人家族的女儿》等多部短剧不断吸引北美观众付费观看。剧集评论区更是挤满催更留言:“太好看了”、“已经等不及下一集了!”。

      从目前海外短剧内容来看,一部分平台采用国内短剧“译制”出海,另一部分则保留了中国短剧的内核,中外共创剧本,采用海外演员。不少短剧制作团队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在题材选择、演员阵容和拍摄场景上进行本土化适配。比如针对北美市场,目前比较受欢迎的题材包括“霸总”、“甜宠”等,同时也会开发狼人等具有当地文化元素的内容,以此吸引当地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


      微短剧在海外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就有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而2024年全年,出海短剧平台总收入达到了65.17亿元人民币。另据外媒报道,有的爆款短剧仅用17万美元成本就获得200万美元收入。不少美国演员争相出演短剧,一些三线演员的日薪甚至暴涨了7倍。目前,海外前20的短剧应用中,有18款来自中国团队背景。从海外市场的份额分布来看,欧美地区贡献最大,东南亚紧随其后,然后依次是拉美、日本和韩国


      微短剧为何风靡海外?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是其商业模式吸引制片方,即,付费设计、精准投放和量产能力。例如,微短剧的剧本创作需一个半月,拍摄仅需一周,后期制作要一个月以内。这种快节奏的制作周期,使得一家中小型短剧制作公司每月可生产5至10部原创海外剧。

      此外,2023年好莱坞大罢工,10万演员失业,意外为中国短剧打开了“天窗”。更为核心的是,微短剧抓住了北美下沉市场的“情绪出口”。数据显示,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家庭占据短剧观众的72%,几分钟一集、剧情高能反转、人设极致夸张的所谓“爽点”,让他们深陷其中。


      除了欧美市场,“中式”短剧在东南亚、拉美、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短剧付费意愿位居全球前列,一部爆火短剧单日充值可以达到4-5万美元。在东南亚市场,由于和中国文化习俗接近,短剧拥有更高的接纳度,加上人口红利,市场潜力巨大,不少国内工作室直接将短剧产业链布局在东南亚各个国家。

      不过,短剧拍摄过程中也会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像中国短剧中惯常使用的“婆媳纠纷”、“修仙施法”等桥段,在海外市场可能会引发伦理纠纷、文化排异,从而遭到平台禁播。业内人士更是指出,目前的短剧“出海”更像是“商业价值输出而非真正的文化输出”,部分题材暴露出“深度”不足、同质化严重、价值观传递错位等问题,很难突破主流圈层。

      在收获热度和关注之余,“中式”短剧如何重构全球影视产业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看来,中国的微短剧发展较早,经过快速发展,在国内其实已经到了相对饱和阶段,而北美的微短剧市场目前还处于中早期阶段,因此微短剧的海外市场增长空间是巨大的。目前,微短剧“出海”更多的是输出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进入到北美或东南亚市场后,要利用当地的技术和人力搭建它的生产链条,实现本地化,提高微短剧在本地的生产效能和文化适应力。

      张志安说,微短剧在追求过度情绪化或过度情绪反转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脱离现实,此前国内对这种“为爽而爽”、低俗化的剧情也进行了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微短剧若想“长久出海”还在于精品脚本的创作,将健康的文化“带出去”,而不是刻板复制。比如,在“和谐共生”、“天地合一”等中国情境之中的脚本中,更要注重审美内容的艺术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找个欧美面孔进行拍摄。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和西方等其他文化之间的结合,需要创作者有更强的跨文化转换心理和连接心理。

      “中国有自己的山海经,西方有自己的精灵鬼怪,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共通性。”他强调。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